陆军特种作战学院代表队在全国飞刀邀请赛上荣获三金和团体第一——
利刃破空胜群雄
■牛海军 安 旭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现敏
暮春时节,齐鲁大地,第二届全国飞刀邀请赛暨国际飞刀王者争霸赛选拔赛火热进行。
本届赛事,共有10余支队伍参赛,其中很多选手曾在国内或国际有影响力的飞刀大赛中获得冠军。面对各路选手,陆军特种作战学院代表队奋力拼搏、力压群雄,最终取得3枚单项金牌和团体第一的骄人战绩。
“战术飞锹飞斧”是本届赛事的首创项目。该项目模拟真实战斗环境,要求参赛选手在20秒内捡起地上间隔5米的3对锹斧攻击3个靶标,用时最短、上靶最多者胜出。比赛当天,随着哨声响起,该院学员何雨快速完成投掷、冲刺、变向、急停等一系列动作。当一阵密集的破空之音消散,何雨最终以用时9秒、目标全中的成绩一举夺魁。
“无论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战争中,飞刀都是实用性极强的‘无声杀器’。”该院领导介绍,如今飞刀等冷兵器并不是军人使用的主要武器。然而,在特定场景尤其是特种作战行动中,悄无声息的飞刀等冷兵器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届比赛设置的“战术飞锹飞斧”等项目,将武术技艺与军事需求相结合,为进一步发掘中华传统武术的军事价值开辟了新路径。
“飞刀是我国一项传统武术技艺,也是多国侦察兵培训的重要课目。作为中国军人,我们不能在赛场上落后。”备赛期间,何雨不慎染病,但他咬牙坚持训练,为扬威赛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断提高成绩,离不开刻苦训练,更少不了科学手段的支撑。”该院教授张武生告诉记者,经过严格测试和数据分析后他们得出结论,5米距离内,使用飞刀等冷兵器往往能比用枪更加有效。备赛期间,他们借助高科技手段和设备,逼真模拟动态实战环境,大幅提升了参赛选手的出刀速度和命中率。
学员喻华备赛“3米速投”项目期间,撞到了一面无形的墙——出刀速度提高到0.63秒后,迟迟无法突破。
“出刀动作幅度过大”“出刀前多了一个抬手动作”“转身角度过大”……为提高出刀速度,教员徐元杰利用高速相机拍下出刀过程,帮助喻华查找原因、分析症结。经过一次次分析改进,喻华终于成功越过了那面墙。赛场上,他以0.59秒的平均出刀速度,一举打破“3米速投”项目全国纪录。
“我院参赛选手使用的飞刀配重,都根据大量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反复调整。”该院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借助科技手段,采集了飞刀投射力度、入射角度等大量数据,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飞刀投掷方式。
“贴近实战环境设置训练场地,也是我们锤炼选手过硬本领的一个秘诀。”指着遍布碎石、设有泥坑等障碍的训练场,该院领导告诉记者,备赛期间,教练组特意将训练场地从室内移到野外。除了地形障碍,场地上还设有强光灯、大功率风扇等,可以模拟逆风、逆光等环境,帮助备赛选手适应比赛时可能面对的不利因素。
比赛结束短暂休息后,何雨等参赛队员继续在这块场地上磨砺本领。“我们期待着和各国选手交流比拼,用自己的实力为中国军队争得更多荣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