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军医

用心守护 温暖心灵

■解放军报记者  贺  敏

3a4d5f9375dfd5d4b854470b63b4170a.jpg

王嵘(左)与老兵延化彩的合影。王嵘提供

监护室里,一守就是一昼夜;无影灯下,一站就是数小时……这是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成人心脏外科主任医师王嵘从医以来的日常状态。

1995年,王嵘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之后近30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医疗最前线。

“面对患者,我心中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尽力去救治他们的生命。”这是王嵘从医以来坚守的信条。

10多年前,一名50多岁的患者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才能挽救生命。由于患者近期发生过大面积心梗,心脏功能较差,术后早期,患者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反复发生室颤,情况十分危急。

分析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王嵘带领团队整整守护了7天7夜,进行了43次紧急电除颤,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出院时,患者家属郑重地送给王嵘一面锦旗。鲜红的锦旗上,只有简简单单的6个大字——“百姓的好医生”。

时光在变,初心不变。在王嵘看来,人民军医首先是一名军人,要敢于担当,更要为战而医。

2019年,一名20多岁的年轻战士因声音嘶哑、胸痛,来到呼吸科就诊。经胸部CT检查,发现这名小战士心脏后面的位置长了一个肿瘤。由于肿瘤位置较深,且被心脏、主动脉、气管、食管等重要脏器包围,难以进行病理诊断和肿瘤摘除手术。面对这个难题,呼吸科立即请王嵘会诊,讨论治疗方案。

王嵘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后,大胆提出利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技术,通过横断升主动脉暴露肿瘤的方案,为患者进行治疗。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患者不是心脏病人,用心脏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还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这么危险的手术,出了问题怎么办?”面对大家的疑虑,王嵘斩钉截铁地说:“作为一名医生,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哪怕承担一定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后,王嵘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了严密的术前检查评估。无影灯下,主刀的王嵘聚精会神,处理精准到位,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穿上一袭白衣,便担起一份责任与期待,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王嵘说,接受心脏大血管手术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病情变化快。只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才能给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王嵘的办公室,有一张简易的沙发。在这张沙发上,王嵘度过了无数个守护患者的不眠之夜。一天手术结束后,王嵘都会到监护室了解患者情况,仔细叮嘱值班医生术后注意事项。遇到危重患者,他会和团队成员轮流排班值守。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他披上白大褂,就跑向病房。王嵘经常和学生说,我们和患者是一辈子的关系。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青年医生刘冰说:“晚上来到医院,我常能看到主任办公室亮着的灯光。”

学生任瞳说:“老师常常和我们说,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一定要离患者近一些,再近一些。”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王嵘多年的坚守,也收获了来自患者的信任。

一次,王嵘在门诊出诊时,一位外地患者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上面写着王嵘的名字和电话。“王医生,这是14年前您留给我的,我一直保存着。”这张小小的纸条,让王嵘十分感动,也让他深深感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价值。

90多岁的老兵延化彩,两年前接受了机器人微创冠脉搭桥手术,每次来医院复查,都会找王嵘。他说:“是人民军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十分感激。”

在心脏外科病区的走廊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于王嵘而言,一面锦旗不仅是一份认可、一份信赖,更是一份对生命的坚守与执着。

……

王嵘对患者用心用情,对待科研工作,他也一丝不苟、不曾懈怠。

“科技创新成果要回到临床、造福患者,更要服务战斗力。”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王嵘带领团队持续推进机器人手术的研究与国产化心脏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同时,他们先后承担快速止血、便携式生命支持等研究课题,既能服务于日常诊疗,还能满足战场救治需求。

谈及从医多年来的感触,王嵘说:“我很珍惜军医的身份。虽然工作辛苦,但它带来的情感回报是十分强烈的。看到患者身体痊愈后发自内心的笑容,我心里就觉得踏实,而且很有成就感。”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