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武警

    “我们都是渴望成长的种子”

    ■方海洋

    冬去春来,武警湖北总队襄阳支队襄州中队营院内,果树的叶子已吐露新芽。刚搬到新营房的时候,中队组织大家种果树,二级上士刘楠特地选了自己最爱的橘子树。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楠经常灌溉、剪枝、施肥,这棵橘子树扎下根来,茁壮成长。

    12年的军旅生涯,刘楠也从一棵青涩的树苗,成长为大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刘楠再过几个月就要离开了。

    12年来,刘楠在收获自身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许多战友的成长。

    很多人都说,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青年官兵还能否吃得了苦?刘楠却认为,那是他们没见过“因为梦想而开花的种子”。

    成长的痛只有自己知道,而梦想是让自己成长的力量。

    大学生士兵姚生龙怀揣梦想踏入军营,从普通一兵到全总队优秀大学生官兵代表,他迈上的每一级台阶,都铭刻着成长的艰辛;新兵陈志国从沉默内向变得阳光开朗,逐渐变成一名成熟的军人,以列兵身份担任“射击小教员”,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梦想的激励。

    他们,仅仅是一个缩影。

    刘楠很喜欢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一句话: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的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我们都是渴望成长的种子。”带新兵的时候,刘楠经常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当兵?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其实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点:“为了梦想”和“渴望成长”。

    军营好像就是这样,种下一批又一批种子,施以汗水和梦想的滋养,最终结出了名为“成长”的累累硕果。带着成长果实的他们离开了这片爱得深沉的土壤,而将青春记忆永远地刻在了军营。

    走近武警湖北总队襄阳支队襄州中队一班——

    努力奋斗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崔昌江 方海洋 崔坤坤

    9bb39894f21508df021dbb708fe83f80.jpg

    武警湖北总队襄阳支队襄州中队一班班长刘楠正在进行障碍训练。郭祥霖摄

    寒冬已过,荆楚大地上春意渐浓。襄阳,一座古城。舒缓的生活节奏是这里的主基调。对于刘楠来说,哪怕已经来到这座城市12年了,他依然有很多地方没有走过。他在哨位上默默守护着这座古城,观察着生活在古城里的人们。

    执勤站哨,对于武警湖北总队襄阳支队襄州中队一班的战士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日复一日地执勤,枯燥单调,却又不可或缺。

    忠诚、警惕、守护,是执勤的关键词。正是有无数战士的默默守护,万家灯火才能格外明亮,而他们也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不断成长。

    想要摘下丰硕的果实,必须经过足够的努力

    又是凌晨2点到4点的目标哨。四周寂静无声,偶尔能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犬吠。

    眼前的哨位,上等兵王柱已经足够熟悉。王柱第一次上哨的时候,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格外紧张。他已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习惯了这种宁静。

    那时候,王柱刚下连,经过严格的岗前考核后,终于能够单独“上岗”,他既紧张又兴奋。老营区条件比较差,上哨楼需要自己打着灯,从下往上看去,一圈一圈的楼梯又陡又峭,仿佛没有尽头。王柱握紧手里的钢枪,紧贴着扶手,小心翼翼往上爬。漆黑寂静的夜里,仿佛只剩下他一个人。“当时刘楠班长知道我害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提醒我一下。”王柱说。

    如今,崭新的哨楼拔地而起,王柱从列兵成长为上等兵,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执勤站哨。

    刘楠去带新兵时,常用王柱的经历鼓励新兵。王柱获得了两次“四有”优秀士兵,两次嘉奖,还被支队评为“十佳执勤哨兵”,是刘楠心中的骄傲。然而,王柱的军旅开端并不顺利。那时候,他性子活泛,总是小差错不断。而且他身体瘦弱,肢体不协调,训练上往往事倍功半。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注入能量。一次上教育课,指导员给大家讲起了《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故事中,许三多苦练腹部绕杠,最终完成了333个。王柱听得格外认真,有一句话令他记忆犹新:“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要做到,你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夜里,王柱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意识到,成长与成功不能一蹴而就。休息时,王柱把《士兵突击》翻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了解许三多。少年时,他也曾为那个倔强、质朴的士兵所感动。当他和故事的主人公处于同样的境地时,他又一次从故事的主人公身上获得了力量。王柱想“成为自己军旅故事的主人公”。

    “我想成为标兵!”王柱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从这天开始,王柱仿佛成了另一个许三多,身体瘦弱就多吃多练,动作不协调,别人做一遍他就做10遍。对于王柱来说,结果已不重要,他开始享受那种追逐梦想的快乐。那一年年终考核,王柱以全优成绩回报了自己一年的努力。

    营区的果树林里,每一棵长势都很好。“中队组织大家种树,每个人都很上心,期待着来年能吃上自己种出来的水果。”这里的士兵早已懂得:想要摘下丰硕的果实,必须经过足够的努力。

    有追梦的机会,永远都不要放弃

    “收腹,转杠,下,漂亮!”在一声声喝彩声中,中士姚生龙成功完成了单杠五练习。你很难想到,这个一身腱子肉的小伙子,刚入伍时连一个引体向上都没法完成。

    单杠,曾是姚生龙心中难以逾越的难关——双手用力抓着,又再次猛地用力挣扎了几下,姚生龙脖子青筋暴起,脸上也是一片通红。望着仅仅拉近了10厘米的单杠,他只能无奈地松手下杠。

    姚生龙感觉那近在咫尺的单杠,好像远在天涯。下连已经半年了,他的单杠还是一个都做不了,这让他有些灰心。

    一次体能考核中,由于姚生龙单杠不及格,全班本来可以冲第一的成绩掉到了后面,强烈的自责与挫败冲击着他的心。

    一个周末,姚生龙突然接到了已经退伍的新兵连班长赖沈斌的电话。老班长那熟悉的嗓音格外亲切:“生龙现在肯定出息了,新兵连的时候班里就你韧劲足,干什么都比别人能坚持。”听到这儿,本来想向老班长诉说委屈的姚生龙把话咽了回去。为了不让老班长失望,他强忍着泪水说:“当然了,班长带出来的兵就没有差的!”

    那一天,姚生龙和赖沈斌聊了很久。那一晚,姚生龙也想了很久。那天起,训练场、健身房多了一个挥汗如雨的身影……

    2年时间一晃而过,姚生龙已经成长为训练尖子。眼看退伍的日子越来越近,散步时,班长刘楠问他:“姚生龙,你想不想转改警士?”

    那一刻,姚生龙迟疑了。“其实我一开始来部队,只是想考研能加点分。”姚生龙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考研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考研后要做什么,姚生龙还没有想明白。

    刘楠的那个问题,让姚生龙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他发现,自己舍不得军营,舍不得这里的战友,甚至舍不得那一根单杠……回去考研的想法突然淡化了许多,儿时的梦想又一次涌上了心头。

    姚生龙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在姚生龙的记忆中,每当父亲休假回家时,总会用他那有力的双手将幼小的姚生龙高高抱起。姚生龙小脸贴在父亲笔挺的军装上,轻轻嗅着父亲的味道。那种气息,在姚生龙的心里埋下了一颗迷彩的种子。

    那次散步,和刘楠还聊了什么,姚生龙记不太清楚了。他只记得刘班长的一句话:“年少时的梦想,就像是金子一样珍贵,有追梦的机会,永远都不要放弃。”隔天,姚生龙报名了预提指挥警士集训,最终以考核第9名的成绩结业,并成功转改。

    一颗果实成熟,梦想的种子又孕育着下一次成长。问起退伍后的打算,姚生龙思考了许久:“我可能会去考特警,有些责任担久了可能就放不下了,哪怕是换一种方式。”

    集体的温暖,是一种奋进的力量

    每到休息的时候,一班的战士大都愿意到中队的篮球场打打篮球。

    一次漂亮的出手之后,那个小伙子笑得格外开心。他叫陈志国,是今年刚刚下连的新兵。起初,陈志国不喜欢与人交流,甚至有轻度抑郁的倾向,这让全班人都很担心。“他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从小就父母离异,是由奶奶抚养长大的。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想着来当兵,给奶奶减轻点负担。”

    “那段时间,我总会胡思乱想很多事情。我很害怕来到部队自己做不好,怕让班长失望,怕我奶奶失望。”陈志国说。

    集体的温暖,是一种奋进的力量,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

    陈志国生日那天晚上,班里的战友们特地为他准备了生日惊喜。当看到战友们端着蛋糕唱着生日歌走出来时,陈志国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从他记事起,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人为自己过过生日了,一种“家”的归属感温暖着他的内心。

    入伍前,陈志国练习过射箭。每次据枪射击训练时,他的手都格外稳。他的专注和稳定,让身兼军械员的刘楠有时候都自愧不如。

    陈志国平时话不多,甚至不太敢在大家面前大声说话。但是刘楠总是鼓励他站在前面,给大家讲讲射击的诀窍。每当聊起自己最自信的领域,陈志国总能抛开内心的怯懦,侃侃而谈。他教的格外专注,大家也听得格外认真。

    从一个怯懦的少年到战友们的射击老师,渐渐地,战友们发现陈志国笑了。“努力奋斗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刘楠说。

    上等兵晏炜钦家境优越,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部队生活需要高效的自理能力,这让他有些“水土不服”。扫地不净,刷碗碎碗,战友们经常得帮他“收拾烂摊子”。是战友们一直在身边帮助着他,从抓内务到搞卫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

    前些日子,晏炜钦的父母来到部队看望。他们惊喜地发现,儿子不仅生活琐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懂得关心父母了。父亲默默地抱了抱儿子,拍了拍晏炜钦厚实的肩膀说:“真的长大啦!”

    “我们是一个集体,就像一个家一样,为自己的家增光添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班长刘楠经常叮嘱大家。

    刚搬来新营房时,面对全新的执勤系统,全新的信息化设施,大家有些措手不及。中队将执勤设施教学示范的任务交给了一班,要求一班必须在一周之内将这些执勤设施的操作与使用搞懂吃透。

    那一周,挑灯夜读成了一班的风景。人人抱着说明书学习,互相加油,互相请教。“大家都很拼,谁都不想给一班抹黑。”刘楠说。

    教学示范的日子如约而至,在讲台上,一班的战士们熟练地向大家讲解着报警联动、一键对讲、监控调度等一个个新功能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看着那些一个个熟悉的脸庞上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刘楠带头鼓起了掌。

    在日记里,刘楠这样写道:“我热爱着这片军绿,热爱着那些可爱的战友,热爱着我第二个家,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但我永远为我曾经是这里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我

    ■二级上士 王亚博

    因为岗位轮换,去年我调到了襄州中队。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可能是舍不得老单位,还有我带的那些兵,来到中队一段时间了,时常还会有局外人的感觉。听到任命我为一班副班长的消息时,我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担忧。

    我明白这是中队对我的信任,却有些担心:刚来这里不久,我对班里人员的性格思想还不够了解,勤务任务也还不够熟悉。究竟能不能当好副班长?我的心里一直没有底。

    班长刘楠找我聊了很多次,我终于下定决心想要试一试。

    当上副班长的第一天,我发现,明明应该是早已得心应手的事,做起来却有些束手束脚。特别是体能训练。在老单位,无论干什么工作我都格外认真,每次训练都特别拼,但也因此落下了一些伤病。作为一名骨干,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我却因为伤病导致许多动作都做不到位。这让我有些气馁。

    一次器械训练,教导新兵单杠三练习的任务落到了我身上。关于训练的方法和理论我早已滚瓜烂熟,但因为伤病我无法给他们做示范,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给他们讲。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从始至终没要求我来做示范,反而一遍一遍问我动作要领或是他们的动作哪里做得不对。直到把他们全部教会后,看着大家兴奋的面庞,我心中突然特别有成就感。

    后来和班里战友聊天时才知道,班长刘楠早已和班里的同志们说过我身上的伤病,嘱咐了大家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我恍然大悟,对这个集体多了一份信任和依赖。渐渐地,我真正融入副班长的角色,配合班长带领大家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在这里,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成就感并不一定来源于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同样也能证明自我价值。换了一片土壤,哪怕我没有再次成为大树,也能为其他梦想的种子提供养分,为那一片生机付出自己的努力。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